島谷織流合作聯盟成員介紹_獨樹依織 unique tapa/樹皮布創作工作室
作品參考連結(Product references link): https://islander.waca.ec/product/detail/1857085 你曾想像一張樹皮經過千捶,將它的纖維舒展,粗硬的樹皮也可以變得柔軟嗎?一片樹皮變成一張布,那是屬於南島語族的傳統工藝,樹皮布。 《獨樹依織》是林戎依的樹皮布工藝創作品牌。有別於以往大家對於編織的概念,樹皮布的製作,不是經由將數個不同材料交織在一起,而是將一片樹皮的纖維經由反覆的搥打,將之鬆解、延展,最終變成一張具有韌性的布。 在阿美族的傳統文化中,穿著樹皮衣是一種地位的象徵,有紀錄是在祈雨、或是部落的重要集會時會出現,更甚有文獻指出,穿著樹皮衣打獵,可以在自然環境中掩蓋自己的氣味。林戎依第一次見到樹皮織品,是在巧合下看到部落的頭目帶著樹皮布做成的帽子,那是她在以往從未了解過的工藝,也是在那一次她才發現了原來阿美族部落竟有這樣特別的製作織品技巧。 然而樹皮布的工藝曾經過超過半世紀的斷裂,是由阿美族的幾位耆老重拾捶棍,才將之保留了下來。林戎依在大學期間,便投身製作樹皮布的學習,這一腳踏進去,轉眼就是十二年。 「因為其實樹皮布的製作是很繁複的,它需要很多次的反覆操作。」在捶打、洗滌、延展的過程中,這樣長時間的重複中,林戎依有時也會覺得漫長。 「敲打的過程有時候也會覺得很痛苦,但是看到它曬乾展開的美好樣子,心裡還是覺得非常滿足。」她笑說。經由細密的敲打,把樹皮的纖維慢慢分開,從原本深色、粗糙的樣子,逐漸明亮、柔軟,也像是在和自己的內心對話,將鬱結在心中的情緒,慢慢放下,緊繃的神經展開後,也能透進光線。 「我非常感謝都蘭部落的沈太木頭目,他一直有耐心的教導後輩,本來我以為要跟著耆老學習會是一件極度嚴肅的事情,但他很親切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提及自己的老師,林戎依的聲音驀地低了下來,似在壓抑著內心洶湧的感激之情,有著這樣認真、無私付出的前輩引導,林戎依更將推廣樹皮衣視為己任。 對於林戎依來說,樹皮衣的創作不僅是為了傳承文化,更是自己與族群的連結。「我感覺如果我放棄了這個東西,我會不知道我是誰。」因為熱愛自己的族群文化,林戎依在創作之餘也投注心力在教學上。她會免費到部落的國小中教導阿美族小朋友製作樹皮布,看著孩子們從吵吵鬧鬧到靜下來敲打一片樹皮,她為了想將工藝下去推展出去而始終懸著的心,才在一聲聲結實的撞擊聲中,緩緩落地。 「我很喜歡我的一件大型創作,它叫做〈大地的日記〉。」所謂日記,便是由三百六十五張樹皮布所拼起來的大型作品,每一張不同樣態、顏色的樹皮布,也夾帶了林戎依當日的心情,快樂的、沉重的,都透過樹皮布的纖維,一絲一縷、鮮活地呈現。「現在看到這個作品,身體都還可以記憶起當時的場景。」身體與記憶同樣敏銳,在繁瑣的製作流程中,投注的心力更顯得這項工藝的珍貴。 在島人藝術空間的展售的飾品,是樹皮布結合其他媒材做出來的耳墜,美術背景出生的林戎依運用所學,為樹皮注入各種清亮的色彩,製作成了旅客可以隨身佩帶的一方小小樹皮創作。 在2018年Pulima藝術節的得獎作品〈在我眼中,你是如此的美麗〉,是利用樹皮布拼湊出一個人的輪廓,「我想透過我的作品,讓每個觀看的人知道,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美麗。」不論是心靈或是身體受過創傷,內心自卑、自我懷疑,都沒有關係,每個人都跟樹皮一樣,有著自己獨特的深淺、外貌,那樣獨一無二的美麗,也值得被欣賞和重視。 不斷追求著自身的價值,林戎依面對種種困境卻從沒想過要放棄,經歷過比賽、國際的交流,馬不停蹄的她停下了腳步,選擇回頭擁抱自己、擁抱初心。「材質最美的樣子,就是它本來的樣子。」那是她走出台灣後,在一個泰國的小村子裡意識到的。在那一個古樸的村落,林戎依像是看到了從前的部落,純粹且美好的工藝理所當然地伴隨著日常,那便是她所追求,看見材質最天然的部分,回到生活,與樹一起呼吸,把自己在自然中展開,歷經錘鍊,變得足夠柔軟,成為一塊獨一無二的樹皮布。 - - Have you ever imagined a piece of bark undergoing thousands of pounds of pounding, stretching its fibers, and turning rough bark into something soft? That's the traditional craft of tree bark cloth belonging to the Austronesian-speaking peoples. "Dutsuayb" is Lin Rong-Yi's brand of tree bark cloth craftsmanship. Unlike conventional weaving concepts, tree bark cloth production involves repeatedly pounding the fibers of a single piece of bark until they loosen and extend, ultimately transforming it into a resilient fabric. In the
島谷織流合作聯盟成員介紹_Lala Ban 新社香蕉絲工坊
作品參考連結(Product references link):https://islander.waca.ec/product/detail/1838597 香蕉絲是噶瑪蘭族特有的傳統工藝,從採摘下香蕉樹葉鞘後的刮絲、晾曬、分線、接線、捲線,再到織作、染色、加工,其工序之複雜、織做之細膩,皆令人無法想像這是早在工業紡織機出現的幾百年前,就已經存在的技藝。然而,噶瑪蘭族(族,刪除族字)在歷史的洪流中曾一度被沖散掩埋,作為民族技藝的香蕉絲工藝也在這樣的背景中幾近失傳。 2002年,噶瑪蘭族正名成功,為了將古人的智慧流傳,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於2005年在新社部落成立新社香蕉絲工坊,以國寶級藝師潘烏吉、嚴玉英女士為首,集結織女重新學習香蕉絲技藝,並積極進行相關調研,期待有天能將逝去的記憶重建。 新社香蕉絲工坊的作品類型豐富,吊墜、織帶、背包、帽子,看似小巧的作品中,是失而復得的堅韌與珍視,於經緯錯綜間勾勒過去的未來,調和當代與傳統,作品優雅卻不失原民特色。 - - Banana fiber is a traditional craft unique to the Kavalan people. The intricate process of harvesting banana leaves, scraping, drying, separating, splicing, winding, weaving, dyeing, and finishing reflects a craftsmanship that dates back centuries before the advent of industrial textile machines. Despite its complexity and delicacy, the Kavalan tribe and their cultural heritage faced dispersion and near extinction in history's currents. In 2002, the Kavalan people successfully reclaimed their rightful name. To preserve the wisdom of their ancestors, the
島谷織流合作聯盟成員介紹_初音石雕創作空間
作品參考連結(Product references link): https://islander.waca.ec/product/detail/1857143 初音石雕創作空間是藝術家李紫晴的藝術工作室,李紫晴來自花蓮縣玉里鎮,是難得的女性石雕藝術家。畢業於國立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班,從小生長在花蓮這片玉石之鄉上,使她對石材有著濃厚的興趣。高中在大環境的阻礙下擦肩玉里高中石工科,無奈下投入會計行業,卻在27歲因緣際會回到石雕工藝的路上,靠熱愛突破體力上的限制,從此與石雕常伴為伍。 李紫晴偏好以白色石頭進行創作,相較於現代感的黑,白的溫潤、柔和更貼近藝術家自身的創作初衷。李紫晴的作品有著長年創作的思考沉澱,擅長以簡約的幾何造型及流體線條轉譯語彙,給人輕巧生動視覺體驗。 - - 初音石雕創作空間 is the artistic workshop of Li Ziqing, a rare female stone sculptor from Yuli Township, Hualien County. She graduated from the Master's program in Art and Design at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and has a deep-rooted interest in stone due to her upbringing in Hualien, renowned for its jade and stones. Despite obstacles in her environment during high school that prevented her from pursuing a stone carving track at Yuli Senior High School, she reluctantly entered the
島谷織流合作聯盟成員介紹_太陽的女兒文化創意空間
作品參考連結(Product references link): https://islander.waca.ec/product/detail/1857128 武玉玲(Aluaiy Kaumakan),來自屏東排灣族大社部落(Paridrayan),是台灣近年極重要的藝術家之一。2018年Pulima藝術獎首獎,2020年代表台灣參加日本橫濱國際三年展並由法國策展人Bruno Latour選入2020年台灣非常重要的展覽—台北雙年展之中,隔年2021年策展人將作品延續於法國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繼續展出。2021年參加第10屆亞太三年展,2022年受邀第23屆澳洲雪梨雙年展,2023年受邀赴英國海沃德美術館(Hayward Gallery)展出。 武玉玲早年受珠寶設計訓練,融入自身文化排灣族傳統工藝技法,創作出驚艷國際的大型軟雕塑作品。然而在精湛的技法之下,她的創作還關乎著特殊的生命歷程。2009年八八風災重創故鄉,使離鄉的武玉玲回歸部落,做回「 mamazangilan(族群領袖)之女」,投身於部落的重置工作,更運用邀請族人一同創作的藝術形式,期望重新凝聚流離的情感與關係。 武玉玲的作品融合自身感悟與深刻的族群生命經驗及文化底蘊,回應著近代排灣大社部落的災變史與不同世代排灣女性的生命記憶,以布匹、線材交錯垂墜,柔軟而又強烈、多姿。 - - 武玉玲 (Aluaiy Kaumakan), hailing from the Paiwan tribe's Tjaronad (Paridrayan) community in Pingtung, Taiwan, is one of the country's most significant artists in recent years. She received the top prize at the Pulima Art Awards in 2018 and represented Taiwan at the Yokohama International Triennale in Japan in 2020, curated by Bruno Latour. Her work was also featured prominently in the 2020 Taipei Biennial, a critical exhibition in Taiwan, and the following year her
島谷織流合作聯盟成員介紹_石梯窯
作品參考連結(Product references link): https://islander.waca.ec/product/detail/1657562 雖然出生在台北,定居石梯坪之前的侯小圓,其實已經秉持著某種「流浪性格」,在台灣南方、東部的許多地方,都已有過駐足。她彷彿一直在尋找一種更適合彼時的她的生活方式、一個更能令她心安的所在,轉向生命中一個又一個安棲之地。第一次碰到陶土,是她在台東都蘭的時候。2012年,她開始在都蘭生活,起初,因為喜愛品茶,她以茶藝和大家交朋友;隔年,因為漸漸認識了一些在地的陶藝家,帶著直覺,也想投入捏土做陶的世界。或許對陶藝家來說,親身的實做才是最重要的吧?她的陶藝師朋友不願意教授她,卻給了她一份土,讓她自己去捏。她像初學的孩子,自己摸索、自己上網找方法,就這樣開始了她的陶藝之路。 捏陶、製陶、燒陶…是專業技藝,侯小圓一頭栽進陶藝的世界,因對傳統柴燒方式情有獨鍾,為了完成自己的柴燒作品,頭幾年的她,甚至會把陶土載到初鹿,找有柴燒窯的地方寄燒。漸漸的,侯小圓開始累積了自己的創作,也開始透過藝術,和更多生活在東海岸的創作者產生連結,例如與住在花蓮豐濱的馬浪.烏瓦日相遇,著手建構「當漂流木遇見陶」工作室。就像工作室名稱一樣,這是一場漂流木與陶土的相遇,侯小圓也從這個時候,開始思考如何將自己的作品與不同觸感、不同視覺意象的媒材擺在一起,她改變風格,從過去做比較小型的物件,轉向一些更大的造型嘗試。 2015年,為了更順利的合作,侯小圓也決定離開都蘭,搬到花蓮豐濱去生活。豐濱和都蘭一樣,都是面朝遼遠大海、居住著近海的民族,侯小圓落腳於此,兩年後,雖和馬浪結束合作,這裡減法的生活、樸實的磚屋,也已讓她的心與手都安定下來。2017年,她在石梯坪成立「石梯窯」,也擁有了自己的柴燒窯;這幾年,她偶爾開課,與來自不同地方的朋友交流、分享陶藝生活,更多的,是潛心在捏土、柴燒的生活裡。柴燒是一種高度倚賴「經驗」的技術,從木頭濕度、火流、作品的擺放…等,在在都考驗者陶藝家的能耐。侯小圓以緩慢、閒散的速度,一年燒一窯,卻生活得越來越踏實。 侯小圓的許多作品除了形式自在、不受制式樣態拘束的花器、器皿,她也開始漸漸思考如何將作品呈現在更多不同的介面上。這幾年的捏陶經驗,讓她知道,土,也可以很柔美,她並且覺得,不想離開了。 - - Although born in Taipei, before settling in Shitiping, Hou Hsiao-yuan had already embraced a somewhat nomadic lifestyle, residing in various places in southern and eastern Taiwan, perpetually seeking a more suitable way of life and a place that could bring her peace of mind. Her first encounter with clay was during her time in Taitung's Dulan. In 2012, she began living in Dulan, initially drawn by her love for tea and the opportunity to make friends through tea
島谷織流合作聯盟成員介紹_翁程軒
作品參考連結(Product references link): https://islander.waca.ec/product/detail/1657485 翁程軒生於苗栗頭份,2014年來到花蓮,開始接觸陶藝的創作與研究。對他而言,「陶」是本能性的選擇,在眾多創作的媒材中,他第一次接觸到陶土,就感受到自己的雙手似乎很能找到某種動態的韻律。在翁程軒的創作過程中,他反覆進行對於「造型」的探問與追求;他思考器皿造型的可能性,對於慣常的工整美學、幾何造型,提出不同的意見與實驗,將個人對於生活的美感實踐在生活陶的製作上。 不管是在生活陶藝的製作,或是個人的藝術創作上,花蓮的生活深深影響著翁程軒的創作。對他而言,花蓮是一個特別的地方,山海遼闊,並且很容易接近大自然,走入某種異於都市環境的節奏與空氣中。2016年,因為工作關係,他也開始接觸居住在山裡的族群,他花更多時間與山林相處,對於不同民族生命觀的學習、對大自然環境的重新理解,都成為他創作的養分。這幾年,他持續鑽研各種陶藝技術,實驗各種土質應用在不同配方下的影響,以及「還原燒」(燒陶時,讓陶土呈現出含鐵成分的自然變化)、陶瓷修復等專業的技術研究。近年,他開始關注日本、韓國…等不同陶瓷產區的風格研究(例如有田、備前、信樂、美濃、益子…等產地,以及高麗青瓷),並嘗試將造型技法、釉色表現融入到個人在飲食器皿、咖啡與茶道器具的創作。也關注紫砂壺、茶碗、台灣茶道的設計應用。 (鹿角壺)是翁程軒2019年到2021年之間的器皿創作,嘗試不同的土質(陶土、瓷土)應用不同配方的青瓷和鐵紅釉色之間的搭配,在「還原燒」下的自然變化。這一系列作品受到他2019年個展的影響,在個展中,他思考著人、土地,與大地之靈的關係,透過創作,深沉的回應了這幾年在山林裡生活的身體經驗與體悟到的精神世界。他希望將這樣的靈感與能量延續到生活陶的製作上,於是巧妙的將對大自然萬物的觀察,融合到生活陶的創作裡。事實上,對翁程軒而言,生活陶的創作是一種很「本能」的創作,它忠實反映著我們的直覺以及內心,就像人類在自然裡生活的方式,它並不是千迴百轉的思緒,而是在人的意識中,共感出某種有機的、自然的美學與質地。 - - Weng Cheng-hsuan was born in Toufen, Miaoli, and moved to Hualien in 2014, where he began exploring ceramic art creation and research. For him, pottery was an instinctive choice. Upon first touching clay among many artistic mediums, he felt his hands could naturally find a dynamic rhythm. Throughout Weng Cheng-hsuan's creative process, he continuously explored and pursued the "form" of ceramics. He questioned the possibilities of vessel shapes, challenging conventional aesthetics and geometric forms through experimentation, integrating his
島谷織流合作聯盟成員介紹_林盛火玉石工作室
作品參考連結(Product references link): https://islander.waca.ec/product/detail/1849568 林盛火出生在花蓮鳳林鎮,一個在上世紀末被他稱為「沒落」的小村莊。然而在「沒落」以前,這裡曾經是1950-60年代時、因「台灣玉」的被發現而盛極一時的玉石寶地。因此,成長在那個年代,他從小就看村子裡的長輩處理玉石——這些長輩,甚至不從外地引進做玉技術,而是倚靠群體的討論,自己開創出許多技術系統,包括非常困難的「貓眼」技術。雖然當時的林盛火什麼也不懂,但也跟著把玩、蒐集,彷彿是一個在玉礦裡長大的孩子。 時序推移,台灣玉火紅了十年,卻在台灣整體經濟結構的劇變下瞬間沒落;採玉礦的成本越來越高,村莊裡的人,漸漸不再靠玉石維生。彼時的林盛火業已退伍、離鄉,去到台北,開始跟著金工師傅許添發學習珠寶工藝。這工藝讓他一學就是八年,累積了精湛的技術,才又輾轉回到花蓮。 小村莊的前世記憶卻好像被牽動了起來。隨著玉礦產業的沒落,其實做玉的人早已越來越少,林盛火回鄉後,卻遇到了少數還保留著做玉技術、與他同村的師傅姚順興。對玉礦的直覺與記憶好像一下子回來了,他開始向姚順興學習做玉,那些幾乎已被遺忘的技術,包括做「貓眼」的「蛋面」技術,在沒有太多人願意承接與學習的背景下,成了某種「末代技師」。然而,雖然玉礦技術與記憶已在村民們的生活中漸漸稀薄,村子裡的玉石蹤跡卻沒有消失過;近半世紀前被村民蓋起的玉石工廠,雖已全數荒廢,但是當林盛火走回村莊裡,卻發現,其實土地上,還有很多很好的石頭,只是已經很久都沒有人再撿起它們了。2008年,他開始在部落裡上研磨班、在大漢技術學院珠寶技術系當兼任老師,也結合過去學習的珠寶工藝與小村莊的土地記憶,回到林榮里開啟玉石工作室。 近年,隨著卑南遺址中1500多件玉石的被發現,鳳林鎮和林盛火彷彿迎來了台灣玉的今生。這些3000年前的玉石來源,原來就是近半世紀以前、村裡的人上山採玉礦的地方(平林遺址/支亞干遺址);早在3000年前,這裡與玉礦就已有極深的淵源,它是一個發散點。如今,這裡做玉的人雖然越來越少,卻成了國家博物館相關研究的重要場址,林盛火也開始將玉石的技術與知識分享給這些研究機構,牽繫著台灣玉與家鄉悠遠的歷史時空。 這樣的經驗,也影響著林盛火的玉石作品。相較於其他地域製玉與審美的傳統、大多著重於細雕,當他拾起家鄉土地上的玉石時,卻有完全不同的想法。透過珠寶工藝,林盛火有時會在作品中加入一些轉化自台灣玉石脈絡的符號與寓意,然而對他而言,更重要的,依然還是將玉石原初的自然與美,保留並表現出來。 - - Lin Sheng-huo was born in Hualien's Fenglin Township, a small village he referred to as "declining" by the end of the last century. However, prior to this decline, it was once a renowned jadeite treasure trove during the 1950s and 1960s when Taiwan jade was discovered. Growing up in that era, he observed elders in the village handling jadeite from a young age—these elders relied not on imported techniques but on communal discussions to pioneer various technical systems,
島谷織流合作聯盟成員介紹_王昱心
作品參考連結(Product references link):https://islander.waca.ec/product/detail/1849634 王昱心自小成長在台東,與卑南族的父親一家居住在近寶桑部落(Papulu),在往後的求學階段,到了澳洲史溫本大學國家設計學院攻讀設計博士,並帶著學術所成回到家鄉,在教育、亞太島洲區域的跨文化藝術研究裡也持續鑽研、奉獻至今。 除了是一位教育者、在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擔任教授,王昱心也同時是一位陶藝家。從小就受美術訓練的她,在大學時開始接觸各種不同的媒材,當時,「陶」對她而言是一種全新的創作方式,從那時起,她一頭栽入陶藝的創作與研究,至今已有三十年之久。研究所畢業後,王昱心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投入台灣不同地區原鄉文化發展的協力與陪伴工作,她也在這些田野現場累積了許多對於理論的實踐與反思,包括文化和產品之間的關係、文化創意與產業之間的關係。王昱心自身的藝術創作也與這些田野經驗有很深的關聯,在她往後的許多作品裡,在在可以見到原住民的生活、美學、思想與智慧,深深牽動著她的創作關懷,甚而成為她透過藝術所欲以創造的世界觀。 「陶」之於台灣原住民而言,本就是一種極重要的物質技術與文化。在遠古時代,原住民的生活即大量依賴於陶器的製作,它不只是必要的生活用品,在部分族群中,陶製品甚至被賦予特殊的社會象徵意義,難以被取代。作為一位陶藝創作者,王昱心承接了「陶」在原住民歷史中的遠古內涵,並透過當代性的創作手法,體現出古老而新生的陶作藝術。在近年的創作與研究中,她甚而開始著重於不同地域原住民土地之黏土礦的勘查,並在創作中呈現出某種對於土地和自然秩序的尊重。 〈星芒盒〉是王昱心的代表作品之一,亦是她反思傳統圖紋與當代應用的示例。這一系列作品以瓷漿為材料,灌模製作,將「八角花」立體化為外型,它的靈感來自於卑南族與其他許多族群的服飾上都可見到的繡紋。王昱心的許多作品都傳達出一種平衡性,若將〈星芒盒〉放入她的創作脈絡中,彷彿可以看到她一再透過某種沉謐的、秩序性的律動,表現出對於大自然、對原住民原初宇宙觀的啟發與回應。承接著族群的遠古記憶與扎實的研究經驗、再透過當代身體的思維與實踐,王昱心的陶藝觀點,造就出在近年陶藝創作與原住民藝術場域中,非常有辨識度的藝術樣貌。 Wang Yuhsin grew up in Taitung, Taiwan, living with her father's family from the Puyuma tribe near the Papulu community. During her academic journey, she pursued a doctoral degree in design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Experimental Arts at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in Australia. Returning with her academic achievements, she has dedicated herself to education and continued her research in cross-cultural arts with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part from being an educator and serving as a professor
「島人藝術空間」展覽徵件簡章
2024.04.13 以地方文化脈絡為主題進行創作與策展徵集。 一、辦理單位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島人國際創意整合有限公司 執行單位:各入選之提案單位或個人 二、展覽期程 策展期間2024年6-9月,由提案單位自行提出,至少四週(含進撤場),如日期過於集中,將由本單位協調安排,提案單位互相配合。 三、展覽場地 島人藝術空間(花蓮市光復街80-1號2樓), 營業時間:11:00-18:00 每週一二休館。 四、申請資格 無申請資格限制,每一提案單位以申請一案為限,展覽類型不拘。 五、申請時間及方式 (一)申請期限:2024/4/15至2024/5/6 (二)申請方式:請於截止時間前電子檔(請上傳至Google雲端硬碟,並於企劃書電子檔中提供可公開閱覽下載之網址),寄送至島人國際創意整合有限公司信箱:islander038@gmail.com 六、計畫書與附件 依據展場空間使用規範(https://islander038.com/reservation/)規劃。 創作策展計畫書與附件檔案下載連結: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SWXRCFeypCQBORoE21Xb_KbBE05HVBA5?usp=drive_link 七、各階段作業流程 計畫收件:2024/4/15-5/6 公布審查結果2024/5/15(暫定) 預計公告正取3檔展覽,備取2檔展覽 八、提案計畫預算 提案計畫經費預算由各提案團隊自行負擔,島人國際創意整合有限公司提供場地(展覽室A)與通過案每案補助35,000元。 九、其他補充說明事項 (一)除各提案單位於自媒體或社群媒體宣傳外,島人國際創意整合有限公司同時進行對外行銷宣傳。 (二)行銷宣傳:提案單位製作之平面文宣或電子介面之宣傳相關資料(包含邀請函),應載明: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島人國際創意整合有限公司 屆時,通過審查單位則標示為「執行單位」,相關設計電子檔請提供備查。 (三)相關文件及成果報告等資料,應無償授權主辦單位及贊助單位以非營利目的之公開發表與利用。 (四)本單位保留審查、場地使用及時間異動之權利。